【部分转载】俄国-波斯战争1722-1724——通往印度之路(上)

哔哩哔哩   2023-07-09 18:29:00

彼得大帝针对在波斯的数年战事一般被认为是帝俄军事研究中资料最少的一项,而进军今波斯也是彼得大帝军事生涯的最后一场战争,也是事改革全面完成后进行的第一次军事活动。里海沿岸的战役是自亚历山大大帝时代以来欧洲人首次对该地区进行远征。在详细描述俄罗斯的准备和军事行动之前,有必要先做一些说明,关于波斯政治和军事实力的整体衰弱,这不仅使俄罗斯,而且使奥斯曼帝国和阿富汗政权能够试图从境况不佳的萨法维帝国中分一杯羹。

高加索地区的权力真空:

十八世纪二十年代,随着萨菲王朝的逐渐衰落,高加索人民开始尝试将政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当地部落首领和总督推翻了国王的统治并宣布独立。此外,农民和市民厌倦了不断增加的税收和什叶派教士的宗教迫害,并起来支持当地统治者,因为承诺宗教宽容和较低的税收。

结果就是,高加索地区出现了几个“叛乱”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列兹金人(高加索民族,现在生活在俄罗斯联邦达吉斯坦共和国南部和阿塞拜疆东北部)组成的部落联盟,他们因共同的民族血统和逊尼派信仰团结在一起,随后洗劫希尔万和吉兰地区,并消灭了当地对沙阿忠诚的派系。列兹金人最早是希望得到奥斯曼帝国的支持,进而扩大自治权。其领袖们与大维齐尔易卜拉欣帕夏之间的通信是有关波斯战役时期的主要来源之一。


(资料图)

随后就是希尔万地区的几位总督宣布独立,并寻求奥斯曼帝国或俄罗斯帝国的支持以确保自身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沙姆哈尔·阿迪尔·格雷(Shamkhal Adil Girei),控制着当今达吉斯坦的大部分地区(没错,就是克里米亚汗室的那个格雷),在随后交战各方中精心挑选盟友,并支持该地区实力更强的一方——与俄罗斯帝国结盟帮助征服杰尔宾特,并在库马河建立斯维亚托伊克雷斯特堡垒。另一位强大的当地统治者是乌尔塔米什(Ultamysh)的苏丹马哈茂德,拥有一支由卡巴尔达人(高加索民族,是半游牧民,与阿迪格人有关)和鞑靼人组成的规模超过一万人的强大武装,与列兹金人是盟友关系。但与沙姆哈尔不同的是,马哈茂德支持奥斯曼帝国,并希望高门可以承认他在高加索地区的统治。

当地除了穆斯林武装以外,还存在几个东正教派别。最有影响力的是卡尔特利国王瓦赫坦六世(Vakhtang VI,1716-1724年在位)。1700年,他的父亲乔治十一世 (Giorgi XI) 成为波斯军队的高级长官(beglerbeg),之后才掌权。1717年,当列兹金人蹂躏希尔万和吉兰地区时,瓦赫坦六世集结了六万人规模的格鲁吉亚武装镇压他们。随后沙阿对功高震主的瓦赫坦感到恐惧,下令解散了这批武装。他也不得不服从,并将自己的军队带回了卡尔特利,但也宣布不会再继续帮助镇压。在阿富汗入侵波斯期间(1721年),瓦赫坦向彼得一世派遣了数名使者,并表示承诺效忠,以获得俄国的帮助。第二强大的东正教派系是亚美尼亚人,以天主教徒阿斯瓦扎杜尔 (Cathocos Asdvadzadur) 为首。亚美尼亚人在萨菲波斯占有非常有影响力的地位,因为大多数主要商人家族都是以亚美尼亚人为主。在阿富汗入侵时期,亚美尼亚人控制了埃里温——这是控制从格鲁吉亚到波斯,以及从小亚细亚到里海的路线的关键城市。在俄罗斯的外交支持下,瓦赫坦和阿斯瓦扎杜尔达成协议,组织了四万余人准备帮助俄军的入侵计划。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联盟实际上威胁到奥斯曼帝国的利益,高门也随后决定支持列兹金人和乌尔塔米什苏丹对抗高加索基督徒。

当俄罗斯决定发动入侵时,高加索地区的原有秩序已经崩溃,分裂成几个小国家和部落领地。1721年到1722年冬天,奥斯曼和俄罗斯都在积极寻求代理人以加强他们的战略影响力。另一方面,地方派系则想利用邻近帝国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俄罗斯、波斯和奥斯曼帝国都无法直接控制高加索地区,这注定了需要和当地人合作,是他们还是保证了自身的主权。

战争准备:

1715年之后,大北方战争的结局已经注定,彼得大帝开始更加密切地关注里海地区发生的事件。起初,他计划通过征服希瓦汗国和布哈拉汗国来实现控制中亚的可能性。关于阿姆河沿岸土地上金矿被发现消息进一步信息更加坚定了沙皇的决心。然而,正如1714年至1716年间的事态发展所证明的那样,中亚仍然距离俄罗斯的势力范围还很远,派往里海东海岸建立桥头堡据点的远征计划失败了,他们遭到当地部落的坚决抵抗,而且无法向这些基地提供给养和弹药。此外,沙皇低估了当地的武装。俄罗斯远征军的人数不超过四千人,而地方统治者和当地的部落首领可以集结一到五万人。借如此数量上的优势,枪械和火炮对于战斗而言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俄军建立的桥头堡被他们轻易的击破。1716年亚历山大·贝科维奇-切尔卡斯基大公 (Knyaz Aleksandr Bekovich-Cherkasskiy) 的灾难性远征结束后,彼得大帝决定将注意力转移到正在分崩离析的萨法维波斯,他在1714年就向萨法维派出了第一批使者,希望为从商业上获得更多的利益。然而,这不但遭到了波斯人的拒绝,还遭到亚美尼亚商人们的抵制。1717年,阿尔特米·沃林斯基 (Artemiy Volynskiy) 为首的俄国代表团前往波斯,他的主要任务是增加俄国商人利益的贸易谈判,但不知如此,他还被沙皇秘密要求收集有关主要贸易路线、各省的收入以及波斯军事规模的情报。沃林斯基在波斯待了两年(1717-1719),返回俄罗斯后,他向沙皇报告说,萨法维王朝已经做好了被俄罗斯征服的准备,只需要一小批正规军就可以征服整个国家。但他也表明,俄罗斯军队面临的主要敌人也不会是波斯人,而是当地恶劣的气候环境。

这里插一句题外话, «пропал как Бекович»(像贝尔维奇一样消失)这个词在俄语中曾经意味着某人发生了巨大的不幸,但早已不再使用。

希瓦可汗将贝科维奇的头颅作为礼物送给布哈拉可汗。眼见战役失败,1718年克拉斯诺沃茨克驻军从海上撤离,但部分士兵在返回途中遭遇海难身亡,只有97人逃脱并在哈萨克盟友的帮助下被送往阿斯特拉罕。1740年底,伊朗的纳迪尔沙在占领希瓦后,释放了在那里受苦受难多年的俄罗斯俘虏,并提供了路费和马匹让他们返回俄罗斯。

当时据说是约穆德部落的土库曼人直接袭击了贝科维奇本人的部队。所以在1873年,土耳其斯坦总督考夫曼,命令戈洛瓦乔夫少将对拒绝接受俄国统治的部落进行惩戒活动,并大肆摧毁他们的游牧区,当时的公众舆论普遍认为这一事件是为贝科维奇报仇。

言归正传,直到大北方战争结束,任何针对波斯的征服计划都只停留在纸面上。当1721年《尼斯塔德条约》最终签署时,俄国才可以腾出手,将军队投向南方。尽管如此,沙皇依然相当矛盾是否开战,直到1722年6月(远征开始前一个月),彼得仍在犹豫,因为仓促的准备工作必须在几个月内完成,而不是之前计划的一年多的时间。另外,他担心的主要原因是阿富汗入侵波斯(1721年),以及最重要的是担心奥斯曼帝国可能介入并控制里海海岸。

远征军的组织是仓促集结的,包括在参与瑞典战争中的几个步兵团、七个龙骑兵团以及由哥萨克和卡尔梅克人组成的非正规骑兵部队。虽然确切的部队人数仍有争议,但后勤的问题以及准备时间短不允许俄国组织大量人员。俄军总规模可能不超过五万人(但也有八万人的说法)。 但从萨菲王朝的实力被严重削弱来看,由于俄国的战争目标有限,其实也算相当充足。此外,达吉斯坦地区武装的相互敌视也不可能组成反俄同盟。

战役的开始:

1722年7月18日,俄军登上整个里海的内湖舰队,离开阿斯特拉罕,启航前往俄罗斯最南端的领地——特尔基要塞。然而,舰队一进入里海,问题就出现了。舰队缺乏指南针,而且只有少数有经验的航海家。整个舰队直到1722年8月27日才到达特尔基补充补给,随后彼得发出进一步指示,舰队继续向南航行。

1722年7月27日,军队到达阿格拉罕湾,第二天,沙皇下令登陆。声称阿格拉罕是最合适着陆点的误导性信息再次引发了混乱。由于海湾水浅,船只无法到达海岸,士兵们不得不携带补给、武器和其他物品,在及腰深的浅海中登岸。登陆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幸运的是,他们在这里没有遇到敌人。随后彼得下令建立野战营地,以保护登陆区和停泊在阿格拉罕湾的舰队。

关于俄军规模的说法为其中两万两千名步兵,九千龙骑兵,两万哥萨克,三万卡尔梅克人和五千水手。根据洛克哈特写的萨菲王朝的资料也重复了相同的数字,但他估计有 两万名卡尔梅克人和三万五千名鞑靼人,而不是三万卡尔梅克人,因此俄罗斯军队总数为十一万一千人。但彼得·布鲁斯在他的回忆录中指出,只有三万名步兵、七千龙骑兵、两万哥萨克人和四万名卡尔梅克人,估计总共有十万人。不过,库鲁金支持的雷斯特佐夫计算出的数据,俄军人数并没有超过5万。 雷斯特佐夫给出的数据如下:21495名步兵、8757名龙骑兵、16300名哥萨克人和4000名卡尔梅克人,总共50552人。据库鲁金自己的计算也很详细和类似,共有步兵18602人、龙骑兵8786人、哥萨克人16300人、卡尔梅克人4000人,总共48057人。由于库鲁金和雷斯特佐夫的数据细致一些,似乎更加可信。此外,考虑到达吉斯坦当地的具体情况,十万人的后勤保障似乎是不可能的。

野战营地的建设速度相当快,到8月4日,军队已准备好出发,只留下了一支驻军来保护营地,军队的主力向苏拉克河进军。8月6日,彼得在那里会见了沙姆哈尔·阿迪尔·格雷 (shamkhal Adil Girei)和阿克赛苏丹(Sultan of Aksay)。两人都宣誓效忠沙皇,并向俄军提供了补给和马匹等运输工具。会师结束后,沙姆哈尔返回特尔基要塞,阿克赛苏丹骑马返回了自己的领地。 8月7日,俄罗斯军队开始渡过苏拉克河,但一场持续四天的暴风雨导致水位上涨,导致他们不得不在远离河流的地方重建营地。此外,为过境而建造的两座桥梁必须再另外建造两座。为了建造更多的桥梁,哥萨克们被派往苏拉克河上游寻找船只。直到8月11日,军队才渡过河流,继续向特尔基进军。

渡过苏拉克河后,俄军进入了沙姆哈尔的领地。在这里,他们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途中唯一的麻烦就是天气炎热和缺水。向特尔基进军只花了两天时间,8月12日下午早些时候,俄军进入该城,并在郊区附近扎营。彼得在特尔基停留了三天修整军队,在此期间他也享受了沙姆哈尔的热情款待。 8月16日,俄军继续向杰尔宾特进发,当地很快投降已经承认俄罗斯为其宗主国,并敞开了大门迎接俄军。

离开特尔基两天后,俄军进入了乌尔塔米什苏丹马哈茂德的领地。沙皇派了三名哥萨克和一名特使去谈判军队通行事宜,并请求补给和运输帮助。然而,马哈茂德并不像沙姆哈尔那样好客。特使的耳朵和鼻子被砍下,三名哥萨克被杀死和肢解尸体送回。沙皇刚接到消息不到几个小时,马哈茂德就带领所部在一万大军抵达,与俄军先头部队对峙,但早料到如此的彼得已经命令军队做好,随后两军开始交战——这场战争第一次大型会战开始了。但战斗很快就结束;在俄军步兵吸引敌军注意力的同时,哥萨克和龙骑兵发起的侧翼攻击成功穿插到了敌军后方,马哈茂德随后只能选择撤退,但也遭到了俄军骑兵的追击。最后,在当天夜里,哥萨克和俄军龙骑兵杀到了乌尔塔米什首府,占领并烧毁了六百所房屋,俘虏了三十至四十名战俘,马哈茂德的部队阵亡在六百至七百人之间,但没有提到受伤的有多少。彼得战后对这些士兵的评价为:“如果他们有俄罗斯正规军那般的纪律,任何军队都无法战胜他们。”

在驱散了乌尔塔米什的军队,并摧毁了首府后,彼得率军向南进军杰尔宾特。俄军到达这座城市的前一天,一名信使从巴库过来,称该巴库也宣布向彼得投降,并准备向俄罗斯投降。沙皇于1722年8月23日下午再次进入杰尔宾特。副总督将他的军队驻扎在该市的要塞以及主要定居点以南的一个营地中。在杰尔宾特期间,彼得下令加固防御工事,并安排建立驻军。两天后,发生了一件对战局影响极大的事件。 8月24日晚发生了一场大风暴,并持续到25日凌晨。结果,来自阿斯特拉罕的十二艘补给舰被沉默。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部分补给丢失,士兵们做面包的面粉也彻底被浸湿,不得不烘烤成苏卡里食用。俄军撤退的消息对地方领袖的计划产生了重大影响。意识到俄军被削弱后,乌尔塔米什苏丹马哈茂德与盖塔克人的乌斯米,以及列兹金人的部落首领达乌德·贝格结盟,集结了两万大军,开始追击撤退的俄军。俄罗斯的盟友也当起了墙头草,阿克赛苏丹拒绝向俄罗斯人提供补给,而沙姆哈尔则在其首都杀死了请求支援的俄国特使,直到后来俄军回到特尔基后,他才寻求向沙皇道歉。彼得的撤退也让俄国在该地区的主要东正教盟友——格鲁吉亚的瓦赫坦失去了外部支持。面对内部斗争和奥斯曼军队的推进,瓦赫塔不得不逃离第比利斯并前往俄国寻求庇护。俄罗斯失去了在高加索地区唯一值得信任的盟友,只能依靠其军队和穆斯林盟友的忠诚继续战争。

参考资料:

洛克哈特《萨法维王朝的崩溃》

伊戈尔·库特金《波斯远征》系列

相关论文翻译整理

热文榜单